回顧報導:K-1 GP決賽 2003 之二 - 綜合格鬥 Mixed Martial Arts

Ursula avatar
By Ursula
at 2003-11-16T00:12

Table of Contents

2002年K-1 GP總決賽觀感

2002年K1GP總決賽已經過去兩個星期了,但我似乎還沒能從那激動人心的時刻

恢復過來。耳邊仍然不時迴響著賽場上的鈴聲和觀眾震耳欲聾的呼喊聲。作為中國第一

家正式採訪K-1總決賽的媒體的記者,我有責任把我所看到和想到的告訴國內的武迷。


12月7日下午2點,我們趕到Tokyo Dome,雖然比賽5點才開始,但在從地鐵到體

育館的路上已經見到不少人急匆匆的趕來。有意思的是,日本也有不少黃牛,但不像國

內的那麼黏乎,由於我不懂日語,他們靠上來跟我套近乎我作酷狀不予理睬,他們也沒

再多糾纏。日本有很多體育場都叫Dome,意思是帶屋頂的圓形建築,日本人喜歡棒球,

他們把棒球場都加上屋頂,這樣可以風雨無阻地舉行比賽,Tokyo Dome就是其中一個。

最大的Dome在與東京相鄰的崎玉縣,8月28日的Dynamite!就在那舉行,現場觀眾達到

了九萬人。


到了體育場發現媒體入口也已經排起了長隊,我們排在了隊尾。就在這時,K-1

的朋友及時出現,他是K-1公司中國事務的負責人,他把我們直接領到簽到處。往媒體花

名冊上一看,赫然印著中國武賽網及我們4位的名字,簽完名後每人領到了一份秩序冊和

規則修訂,另外還有一本K-1十周年完全紀念版精美畫冊。由於K-1公司正式員工只有12

人,這麼大的一個總決賽主要靠臨時雇員,每位正式員工都要負責相當多的協調事務,

因此他不能長時間陪我們,只能急匆匆地帶我們先熟悉一下場地內的地形,搞清楚哪是

媒體室,哪是採訪室,哪是選手休息室。他走的時候給了我們四張記者證。我們四人把

記者證一貼,就開始大搖大擺的逛將起來,所到之處,場館工作人員及保安無不點頭哈

腰。

我們首先來到媒體室安營紮寨,裏面有一台大電視,可以上網,有不少媒體已

經連上筆記本開始工作了。我旁邊坐了兩個老外,聽說話好像是法國人,我就湊上去問

他們是不是Le Banner的fans,這一下就讓他倆興奮起來了,一介紹原來一位是香港《南

華早報》的記者,另一位是歐洲頂級武術雜誌《Karate Bushido》的記者。我趕緊跟他

們吹開了武賽,並把網址給了他們,我還告訴他們我們是中國第一家採訪K-1的網站。兩

個老外似乎對中國功夫比較崇拜,我提到在西安曾經舉行過一次中法搏擊對抗賽,法國

派來的都是很一般的選手,結果中方大勝,他們謙虛的說,不,不,那是因為中國的選

手太優秀了。


由於比賽五點半才開始,我決定出去轉轉,一方面熟悉一下體育館的地形,另

一方面看看有沒有可能碰上參加比賽的選手先行採訪一番。剛走出媒體室,迎面碰上一

個彪形大漢,實際上彪形還不足以形容其魁偉,腦袋已經快頂到屋頂了。今天晚上的八

個選手中沒有這個人啊,我很納悶,後來一想也許是誰的助手吧,誰需要這麼強悍的助

手,八成是Bob Sapp。事後證明我的猜測是正確的,此公是Sapp的陪練,身高2米10,體

重145公斤,也就是這體格能抗得住Sapp的大錘。走過媒體採訪室,又見一個精壯漢子帶

著風聲走過來,由於肌肉太發達,他的兩隻手無法貼著身體兩側自然下垂,只能端起來

走。往胸前一看,體恤衫上印著Sefo Team,原來是Sefo的陪練。我沖他一招手,"good

luck",他很職業的伸出兩個手指擺出V字,"it`s show time"。再往前走到了選手休息

室,有人上來攔住了我,我一指貼在褲子上的記者證,對方還是有禮貌的擺手,說了一

堆日語,我一句沒聽懂,就知道想進去是沒戲了。這時候,一扇側門打開,一個渾身黝

黑光著上身的人閃了出來,我一看,認得,Michael McDonald,今天晚上的候補賽選手

。第一次這麼近距離的看到這些頂尖高手,不禁讓我回憶在散打王決賽現場看到那順、

騰軍們的激動,他們的體格在國內已經算是出類拔萃了,但和眼前這位K-1中的小個子相

比,已經相形見絀了。他的肌肉線條極為清晰,整個背部溝壑縱橫,油亮的皮膚熠熠發

光,下著一條撕成條狀的"短褲",頭髮染成白色,看起來非常有個性的一個選手。能被

K-1總決賽選為候補選手,這實際上也是一種榮譽。原來他剛稱完體重,正準備上場了。

我突然發現,他長得有一點像2001年中國散打王苑玉寶。


逛了這麼一圈,只碰到一個替補我不免有點失望,悻悻地回到了媒體室。其實前

一天的賽前新聞發佈會是最好與選手接觸的機會,可是我因為要上課沒有去成,考慮到

賽後的採訪物件只有負者(因為勝者還要準備下一場比賽),而他們通常情緒不佳,萬

一他們什麼都不願說我怎麼向易平老大交代啊,好不鬱悶。剛一進門,就看見一個同伴

在那裏手舞足蹈的比劃什麼,一問才知道他剛才見到了Sapp。"跟他照相了嗎","沒有"

,"多好的機會,怎麼這麼不小心,忘記帶相機了?在哪碰上的?"廁所", 我當時憋得

不行,低著頭往廁所裏衝,居然沒進去門被什麼東西彈了回來,抬頭一看前面攔著一堵

肉牆把門塞的滿滿,除了Sapp還能有誰。那身板簡直一個非人類,我算見識了"。聽完笑

得我差點沒岔過氣去,調侃道"跟Sapp一塊尿過尿也夠你吹上一陣了"。


談笑間已經到五點了,媒體尤其是攝影和攝像記者們都紛紛開始進場搶佔有利地形

。我們沒有長槍大炮,只有一個小的數碼攝像機和數位相機,就不和他們一塊起哄了。

進場一看,謔,整個體育館幾乎已經座無虛席。Tokyo Dome是個室內棒球場,整個看臺

分為三層,中間一圈是包廂,不過今天顯然包廂已經不是好位置了。VIP席在場地中間,

都是人工擺放的椅子,賽後知道共有超過一萬人坐在場地內。往記分牌方向看,聳立著

八塊巨型螢幕,正在放K-1總決賽歷史上的精彩片段。由於只有兩張貴賓票,當然首先照

顧女士,我和另外一個哥們還有攝像和攝影的任務,而且就我的經驗看這種比賽有沒有

座都無所謂。我倆在貴賓席的欄杆外找到一個不錯的位置,掏出傢伙對好角度和焦距,

只等盛宴開席。



五點半,震耳欲聾的音樂終於響起,八塊大螢幕開始變幻出流光異彩,時而火樹銀

花,時而飛瀑之下,極盡高科技之能事。隨著一句標誌性的拉長音"Are you ready",現

場的觀眾瘋狂起來,只聽得耳畔全是女孩的尖叫,穿透力之強紮得我耳朵生疼。原來K-1

把主持職業拳擊的著名主持人請來了,K-1的國際化努力可見一斑。首先是石井致詞,今

天是K-1的十周年,面對觀眾他的聲音有些顫抖。他首先告訴大家現場一共來了74,500人

,K-1能有今天離不開觀眾的支持。雖然他正在接收東京國稅局的逃稅調查,但想到他在

十年的時間裏白手起家,把K-1辦成一個世界上最有影響力的格鬥技大賽,網羅天下高手

,不得不佩服他確實有常人所不及的能力。接下來是一個K-1十周年的特別紀念片,從

1993年的冠軍Branco Cikatic到2001年的王者Mark Hunt,K-1十年的精髓被濃縮到了八塊

大螢幕上。這時場內的氣氛已經到了高潮,隨著螢幕上的每一記擊倒,觀眾都發出狂呼。


賽場內的聲光電好像用震撼這個詞都不足以形容了,每一次燈光切換、每一次大螢

幕的變幻、每一段旋律都很符合場內的氣氛並起到了引導觀眾的作用,因此該台晚會的

導演絕不會是個一般人物。雖然我們的散打王的包裝也源於自K-1,但我實在不忍心把它

們放在一起比較。


接下來是今晚參賽的八位拳手入場。這也是我到目前為止看到的最具特色、最引人

入勝的入場儀式了。隨著主持人繞梁三日的長音,拳手在助手們走上通向拳台的紅地毯

,同時大螢幕開始展現他最精彩的瞬間。很顯然,每位拳手都有他們的專有音樂,當

Ernesto Hoost出場時,我分明聽到了Sherdog網站上Hoost集錦裏的強烈Shuffle節奏,

而Hoost也踏著我們熟悉的森巴舞步扭動前行。最特別的還屬Bob Sapp,在最近的日本電

視節目上幾乎可以天天見到他,而且在他出場之前必有一段旋律,像在等待一個大人物

的出現,然後漸入高潮。這段插曲後來已經成為Sapp的商標,今天也無例外。Sapp入行

以來戰績為七戰五勝兩負,應該說不甚出色,但其作秀的功夫已經是冠絕拳壇了。他隨

著音樂的節奏猛的把斗篷甩掉,展示"野獸"的體魄,然後居然跑向拳台,觀眾此時已經

到了喪失理智的邊緣,我仿佛感覺到有幾個小夥子已經發出聲帶撕裂的聲音,貴賓席裏

不斷傳來人從椅子上掉下來的撲通聲,坐在我前面的兩個女孩由於被前面站起來的人擋

住視線已經哭開了。Sapp人氣之旺如不是親眼所見是很難想像的。



有意思的是日本觀眾的觀看習慣和其他國家有很大的不同,K-1總決賽如此激烈的對

決,全場基本都是鴉雀無聲,只有在拳手擊出精彩一拳或漂亮一腿才會有壓低聲音的驚

呼,直到有擊倒出現時全場才沸騰起來。但Sapp和Hoost的比賽完全打破這個規矩,自始

至終觀眾群情激昂,甚至到後來都站在椅子上看,再一次映證Sapp的超人氣。



日本觀眾還有一個特點,無論是勝者還是負者都會得到同樣的尊敬,在為勝者歡呼

的同時他們甚至更多的把鼓勵給予負者,使得異常殘酷的擂臺對決憑添幾許溫情。武藏

和Sefo在失利後都被觀眾的熱情鼓勵感動的熱淚盈眶,應該承認,這是一種很高的境界

,目前我們國內的觀眾還做不到這一點。


比賽結束後的幾天裏我一直在思考,為什麼K-1能使各路武林高手趨之若騖,觀眾為

之瘋狂?當我瞭解到日本特有的"棒球文化"後,不禁恍然大悟,K-1實際也已成為一種文

化現象,它是一種高度商業化、專業化,跨越商界、體育界和娛樂界的綜合文化形式,

雖然只有幾個拳手能夠站到繩拳的中央,但有數不清的人在幕後為它服務。它是如此深

入人心已經成為老百姓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。在這一點上,K-1應該是散打王努力的

目標。


武賽日本記者-丁朝泉


--
歡迎到PTT實戰格鬥研究社

6 活動中心 社團, 聚會, 團體
14 C-Sports1 社團 Σ體育1武術/馬術/體能/滑板
6 ˇMMA 武術 ◎實戰格鬥研究社

--

All Comments

回顧報導:K-1 GP決賽 2003 之一

Zenobia avatar
By Zenobia
at 2003-11-15T23:47
武賽記者採訪K-1總決賽 1. 記:我是來自中國武塞網的記者,您是中國武迷最喜歡的拳手之一。我認為在 第二回合的時候您應該有機會贏得比賽,為什麼您沒有更積極的進攻?您 是否當時覺得有些累了? Peter Aerts:謝謝。我想說我沒有覺得累,我只 ...

回顧報導:吉田秀彥 vs Royce Gracie in Dynamite! 之四

Erin avatar
By Erin
at 2003-11-15T12:34
關於葛雷西失利的一些說法   本次比賽,葛雷西一家志在必得。比賽前,新聞界也非常看好葛雷西。從賽前的採 訪看,葛雷西老爸對兒子充滿信心,他多次提到:柔道僅僅是一種運動,柔術是一種武 術。賽前的準備也不能說不充分,荷伊勒.葛雷西幫助弟弟進行了全面的訓練,從柔術到 拳打腳踢。一切好像按照人們想像的 ...

回顧報導:吉田秀彥 vs Royce Gracie in Dynamite! 之三

Bennie avatar
By Bennie
at 2003-11-15T12:34
遲暮英雄,憾灑拳台 武賽網報導:特殊規則下的決鬥。15個葛雷西一如既往地排著長隊魚貫而入。走在 最前面的是艾立歐老爸。吉田的隊伍沒有這麼雄壯,他只有兩三個人陪同。雙方的體重 差異為15公斤,這是一場穿道服的比賽。葛雷西很快倒在墊子上,力圖將奧運冠軍拖下 水。吉田在墊子上站得很穩,並抓住葛雷西 ...

回顧報導:吉田秀彥 vs Royce Gracie in Dynamite! 之二

Sarah avatar
By Sarah
at 2003-11-15T12:33
霍易斯.格雷西,吉田秀彥賽前談   武賽網報導:同十幾年前那個剛開始參加UFC的小夥子比起來,荷伊斯.葛雷西顯得 多了一些老成、持重。儘管在有時間限制的 PRIDE比賽中,荷伊斯.葛雷西的成績並沒有 他像在早期的UFC那麼輝煌,面對同吉田的比賽。荷伊斯.葛雷西的態度非常認真。擅長 角鬥和擊打的霍 ...

回顧報導:吉田秀彥 vs Royce Gracie in Dynamite! 之一

Bethany avatar
By Bethany
at 2003-11-15T12:32
世界格鬥兩大體系猛烈碰撞-8月28日and#34;Dynamite!and#34;一決雌雄   武賽網報導: 葛雷西柔術,作為世界上and#34;無規則格鬥and#34;的傑出代表,8月28日在日本將迎戰奧運的金 牌得主的挑戰。由世界上and#34;頂級格鬥and#34;巨頭:K-1和PRIDE操 ...